如何看待市镇理事会投资失利的问题
以下链接有关新闻:
http://www.xin.sg/article.php?article=25740&st=dtl
前阵子一群投资人士投资雷曼期货证卷搞得面临血本无归的地步,最糟糕的是有些是那些年迈的弱势或退休人士,及一些在提取普通的定期存款时被劝说转向的安份投资者。
很遗憾的是,管理我们居住环境的市镇会也涉及这些投资,看来也应该凶多吉少。
这给我产生了一些疑问:
1. 一个“AAA评级”的金融机构,为什么会一下子变成“垃圾评级”。
2. 凭单的组合成份机构,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,产生这么大的资金空洞,而至于财务面临崩溃。
3. 销售这类金融产品的机构,在训练此类金融产品的销售人员时,是否在说明产品的风险方面有所疏漏。
4. 作为一个财务顾问,正确的评估客户(投资者)的风险承受能力,是不是被忽略掉了。
5. 美国金融机构在明知财务出现状况的情况下还组合金融产品集资,是否犯下商业欺骗行为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